财政部四川监管局:落实中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构建地方财政运行监管“四梁八柱”

  • 财政部
  • 2022-04-16 05:48:4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财政部四川监管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采取多项针对性举措,聚焦四个方面,构建四大机制,做深做实做细地方财政运行监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一、聚焦体系建设,构建财政运行监管工作机制。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财政运行监管为统领,各项监管工作有机协同”的“1+N”监管工作体系。一是对内建立监管信息沟通机制,强化协同作战。以财政运行监管为统领,整合集中全局各处室力量,明确职责,重点关注基层财政收支、“三保”保障、中央转移支付特别是直达资金情况、中央重大财税政策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等,发现地方财政运行方面的问题和线索,及时处理反馈,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监管效率。二是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夯实中央驻川监管机构联合监管工作,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税务局、成都海关、四川省银保监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等中央驻川机构实现财政经济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共同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宽监控分析广度。与四川省税务局、成都市税务局深度协作,研究吃透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内容,根据退税规模、行业特点、企业类型等指标筛选典型代表企业,深入基层,联系企业,扎实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监管重点向区县下沉,构建全覆盖监管数据库。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收支和县级“三保”工作的通知》,按照“全覆盖建设、档案式管理、超链接查询、大数据分析”的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建立下沉到各县(市、区)的监控分析数据库,对四川全省1个省本级、21个市(州)、183个县(区),共计205个监管单位逐一建立数据库文件夹,从基本数据、工作成效、政策文件三个维度提供全省所有地区的全方位数据,实现动态掌握各区县财政运行、“三保”保障、债务风险管理等情况,夯实动态监控基础。

二、聚焦方式创新,构建财政运行监管分析机制。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在全面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对财政运行造成的影响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监控内容,创新方式,研究制定了四川监管局实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切实提升监管的深度和广度,增强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把四川全省财政运行基础数据分解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地方政府债务等主要指标。关注分行业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情况;分地区税收偏离阈值的波动情况;分税种收入与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基金收入和地方非税收入异动情况等。从中判断财政收支状况的真实性,分析收入增减、税收收入占比、支出结构等因素变化趋势,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地区,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问题核查。二是积极开展财政运行监测,全面掌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关注年度预算分领域安排情况,预算支出与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匹配情况,深入剖析财政指标与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之间的联系,判断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对财政运行的影响,全面综合研判各地区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形成2021年四川省财政运行分析评估报告上报财政部,为促进地方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等可持续运行方面保驾护航。三是开展典型县区财政经济数据动态跟踪。根据四川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财政运行情况,对部分革命老区(县)、财力困难县和债务预警县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和风险,进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效防范风险。赴广安市、南充市、安岳县等地区,对地方经济形势、财税体制、财政收支、直达资金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评估,及时捕捉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运行存在的风险点,全面分析问题,形成多篇专题材料上报财政部获肯定。

三、聚焦重点监控,构建财政运行风险防范机制。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将“三保”作为财政运行监管的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四川监管局地方财政运行及县级“三保”监管工作办法、四川省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和县级“三保”的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等,助力地方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一是关注重点区域,加强前置性监管。将全省财政收支矛盾大、“三保”支出占比高、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重的26个区县列入重点监测名单,由专人负责定点联系,按月收集统计重点关注县的地方财政运行及“三保”情况,分析研判财政收支、暂存暂付款规模、库款保障水平、存量资金清理、“三保”支出保障情况等数据,形成月度工作专报,及时反映突出问题和重大情况,做好风险预警,强化前置监管。二是强化日常监控,做好风险预警。牢固树立日常监管的工作理念,不断将监管工作重心前移,抓住常态化这个关键点。对县级“三保”情况日常监控的关注点上升到地方财政经济的宏观和风险层面,抓住整体和系统,突出风险和重大问题,而不限于某一项具体的资金使用、某个局部问题的反馈。特别关注属地财政预算执行和基层财政尤其是困难地区经济指标、财政运行数据、民生指数和债务情况,监测可能出现的社会舆情和风险事件。三是建立“三保”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进行提醒与反映。针对“三保”监控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通过电话、发函等形式及时通报四川省财政厅,提醒关注的重点问题和重点地区。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四、聚焦整改落实,构建财政运行监控成果运用机制。坚持以推动成果运用为目标,不断提升监控工作效果。一是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做到财政运行监控闭环管理。对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相关地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问题整改。针对监管工作中发现部分地区存在财政收入虚收空转的问题,及时向财政部、省政府呈报专题报告;将督促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及时向四川省财政厅发出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工作关注函,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县区按规定编制“三保”预算,并在各地报本级人大初审或征求意见前报省财政厅审核,切实兜住“三保”底线。二是强化专题调研,及时反映工作成果。结合财政经济形势运行监控工作,同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减税降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课题调研,发现问题、找寻原因、提出建议,定期形成财政经济运行分析评估报告上报,不定期形成各类信息、专题材料、调研报告等向财政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汇报,积极推动相关问题解决,为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四梁八柱 地方财政 稳中求进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