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异军突起 “智改数转”步伐稳健——民营经济为稳增长“添韧性”
- 中国江苏网
- 2022-04-30 07:36:53
翻看江苏一季度数据,创新动力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1-2月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营收增长48.7%;民营工业持续增长,一季度规上工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民间投资保持稳增,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4%。
“一季度民营经济的表现,可以说是给了江苏经济一颗‘定心丸’,这是江苏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的信心所在。”业内专家分析表示。
科技服务业“异军突起”,民企创新需求旺
“就这一项技术服务,我们一季度投入300多万元,预计还要再投入几百万元,虽然资金量不小,但钱都花在刀刃上。”江苏瑞洋安泰新材料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旭建说,公司用这笔“科技服务”资金与南京工业大学团队联合研发“生物胶粘制剂”。小到食品袋,大到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粘合”都可以用到,性能好且更环保。粗略计算,这种“高分子粘合剂”市场份额达1000多亿元,入局这一产业“蓝海”,他和团队信心坚定。
苏州硒泰克生物科技公司一季度销售额达38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滑8%左右。“对于40多人的小微企业来说,这个业绩已经让我非常满意,虽然当前基本都是在线办公,但我始终确保所有人员不降薪。”公司董事长韩峰翻开一季度“账本”支出,除了员工薪酬外,占大头的是“科技服务”项目,比如试剂检测等支出近70万元。虽然花费不少,但利用园区公共平台设备“随检随测”,及时性、准确性都能得到保障,将其研发效率提升40%。韩峰相信,挺过当下的“非常时刻”,待疫情好转、市场复苏后,新药研发将阶段性“告捷”。
从“科技服务”支出中,不难看出中小微企业锚定创新的决心与信心。一季度数据显示,1-2月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8.7%、30%,其中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分别增长38.6%、70.7%,生物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分别增长29.7%、50.7%。
从事科技咨询服务的镇江交广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建强,谈及江苏科技服务“异军突起”时透露,目前江苏在册项目职业经理人超3000人,包括财务、法律、风险评估、政策指导、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人才、专家,这支专业队伍为激发科技创新发挥桥梁作用。“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几乎每一项创新投入的背后都有科技服务的‘护航’。”
“我们要清醒看到困难挑战,不可掉以轻心,但同时也要看到多年来江苏创新持续奔涌积攒的后劲,这将成为江苏稳健发展的强大动力。”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表示,一季度数据显示,江苏民营经济“脱虚向实”明显,特别是各类生产要素向科技创新一线流动加速,科技创新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地位更加突出,这也为我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科技服务业主动担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生力军,对冲传统服务业的风险,使得我省新经济的发展更具韧性。
“智改数转”步伐稳健,“大块头”显活力
作为江苏经济的重要底色,民营规上工业“块头大”、责任重,牵一发动全身,直面的风险挑战更不容小觑。一季度民营工业较快增长,规上工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部规上工业快2.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9.5%,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原材料上涨、转型压力、疫情反复……重重困难挑战下,我省传统民企积极推进“智改数转”,更加灵活地化危为机。
“在纺织原材料上涨的大背景下,我们从‘数字化流水线’上寻觅到降成本、增活力的新空间。”阳光纺织集团副总经理赵维强告诉记者,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5%。目前,最主要的纺纱、织造工序已改造成高效物联网智能生产流水线,通过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流程再造,将绿色生态体系充分融入生产全过程,实现高效能、低能耗,产量提升30%,人工节省50%,能耗节约20%,为全年的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规划精品钢铁产能2000万吨,一季度,中天钢铁集团“戴着口罩忙生产”。“目前,上百名工人奋战在项目一线。我们全力以赴保进度、促达产,同时更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集团总经理董力源表示,近年来企业持续推动“智改数转”,企业研发上线的全域“无疫”智慧系统,对提货运输车辆、临时访客人员进出厂、员工健康情况进行管控管理,近一个月来累计管控客户提货运输车辆24529辆次、外来人员2554人次,为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实现季度目标发挥关键作用。
“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广阔潜力,一方面要强化大中小企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集聚;另一方面要引导更多企业‘智改数转’,坚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江苏安排超10亿元资金,支持58家民企进行项目攻关,盛虹集团、江苏华进两家民企牵头成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江苏鼓励创新的力度‘只增不减’,将全力为民企创新给予资金支持、政策护航,助力民企稳步前行。”
政策春风持续吹拂,民间投资增信心
民间投资“有胆魄”,区域经济就“有底气”,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定,对区域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有着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全省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6.1%,实现稳增长。
“我们全力护航,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创造,尤其疫情冲击下,我们的政策和服务都要及时跟上。”无锡惠山经开区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为推动今年无锡首个百亿项目“吉利高性能电驱系统项目”顺利启动,今年1月起,吉利团队、无锡市、惠山区政府建立工作专班,紧密配合,物资运输、手续审批、政策服务……一系列事项“加速办”,5天内打通一条“绿色通道”——用4艘船运输的300多吨管桩很快运到工地,在预计开工前3天,“稳稳”打下第一根桩。
“这让我们对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充满信心。”项目团队负责人王瑞平说,按照当前进度,今年底首批产品一定能生产并交付给客户,将为无锡、为江苏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副院长田志刚分析认为,江苏民间投资的“稳”得益于三大举措:市场主导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培育、强有力的投融资政策保障体系以及民间投资高质量政策的落地。他认为,从长周期看,民间投资稳定增长还将激发“三大效应”: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有利于制造业、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提升整体经济的韧性和社会抗风险能力;三是有利于资本、技术、人才等元素的聚合,助推全方位创新创业。
记者 王梦然
编辑: 路航
来源:中国江苏网
- 科技服务异军突起 “智改数转”步伐稳健—2022-04-30
- 护航生产要素保障“不停歇” 铜山规范稳妥2022-04-30
- 江苏全年留抵退税规模预计达1800亿元——红2022-04-30
- 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服务平台上线2022-04-30
- “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启动2022-04-30
- 1600名“红韵·小哥”的特殊邮路2022-04-30
- 镇江多措并举实现“稳岗用工”2022-04-30
- 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令人大跌眼镜,主要原因2022-04-30
- 两部门关于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2022-04-30
-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2022-04-30
- 各地春耕生产加紧推进2022-04-30
- 绿地控股:去年净利润62亿元,保竣工交付272022-04-30
- 蓝光发展去年净利骤降518.92%,加快制定风2022-04-30
- 湖南株洲:首次购房给予1万元购房补贴,契2022-04-30
- 华夏幸福:2021年度公司人员规模减半,广州2022-04-30
- 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推出第八批2022-04-30
- 美股全线下挫 纳指创2008年来最大单月跌幅2022-04-30
- 奶茶、炸鸡、火锅等正回归上海外卖平台,美2022-04-30
- 8宗涉宅地块全部触顶成交,深圳土地市场出2022-04-30
- 今年第一季度澳门对外商品贸易总额同比升282022-04-30
- 苏宁易购一季度EBITDA 2.6亿元2022-04-30
- 四川审议通过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十四五”规2022-04-30
- 德国联邦就业局: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将导2022-04-30
- 两部门发文明确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2022-04-30
- 乌财政部:乌克兰从世界银行获得了4.95亿欧2022-04-30
- 两部门明确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2022-04-30
- 余蔚平与巴西经济部副部长芬特共同主持 2022-04-30
- 央行上海总部出台 20 条配套纾困举措:重2022-04-30
- 俄央行再度下调基准利率 考虑未来放宽外2022-04-30
- 第62届津巴布韦国际贸易博览会开幕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