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透视”,基于杠杆的视角

  • 第一财经
  • 2023-08-08 12:57:09

疫后杠杆特征,映射怎样的经济线索和政策思路,往后或如何演绎?

一问:疫后杠杆变化?“N”型走势,政府杠杆放缓、企业内部分化、居民转向稳杠杆

疫后实体杠杆整体抬升超 35 个百分点,走势呈现出“N”型特征。CNBS 公布的实体杠杆率,自 2020 年初的 246.6%、抬升至 2023 年二季度的 283.9%,其中,2020 年实体杠杆整体抬升 24.3 个百分点至阶段性高点的 270.9%;2021 年实体杠杆整体回落超 8 个百分点;2022 年以来,实体杠杆再度抬升 21 个百分点以上。


(相关资料图)

分阶段看,2020 年各部门整体加杠杆;2021 年杠杆整体收缩、企业部门拖累明显,居民部门开始稳杠杆。2020 年,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分别贡献实体杠杆抬升的 30%、44%和 26%。2021 年实体杠杆整体收缩 8.1 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拖累明显、回落 8.6 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回落 0.4 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仍是支撑力量、抬升 0.9 个百分点。

2022 年来,实体杠杆再度抬升,驱动力量转向企业部门、尤其是产业类企业,政府部门依然是支撑力量,居民部门杠杆小幅抬升。2022 年来实体杠杆抬升 21.1 个百分点,企业部门贡献 65%以上,但内部有所分化;城投平台抬升幅度占比较 2020 年回落 14 个百分点,而产业类企业成为加杠杆主力。在此期间,政府、居民部门均小幅加杠杆。

二问:杠杆映射的经济线索?地产周期向下,债务压力凸显,产业“超前”投资对冲经济压力

线索一:政府部门杠杆持续抬升、但幅度边际放缓,或与地方债务率攀升、付息压力凸显等有关。疫后稳增长下政府杠杆明显攀升,但驱动力量向分母端切换,例如,2022年来政府杠杆抬升的3.6个百分点中、债务贡献不足0.1个百分点,或与债务扩张受付息压力约束等有关,例如,2023年前5月专项债付息占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创新高至15.2%。

线索二:居民部门杠杆小幅回升,与购房行为改善关联不大,或与“提前还贷”、疫后个体经营活动修复等有关。2022年来,支撑居民杠杆回升的力量主要是居民经营贷,或与部分资金“提前还贷”等有关,也可能和部分行业疫后修复等有关,例如,文体娱、住宿餐饮一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同比分别增长39%和19.8%,高于整体增速的14.3%。

线索三:企业部门杠杆整体抬升、内部分化,驱动力量由城投企业向产业类企业转移,或与地方债务监管收严等有关,也是政策引导产业“超前”投资的映射。伴随地方债务监管收严,城投平台融资有所走弱;同时,政策支持信贷等资源向制造业、科技创新等倾斜,直接表现为高技术制造业中长贷增速自2022年来持续回升、并维持40%以上的高位。

三问:杠杆或将呈现怎样特征?政府杠杆主力或转向中央、居民杠杆或受限、企业内部或延续分化

政府部门:付息压力加大等约束地方债务扩张空间,加杠杆主力或以中央为主。疫后地方债务加快累积推升付息压力,叠加地产降温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债项目收益相对较弱等,或带动地方债务率攀升至115%左右,对地方加杠杆的空间和效力形成制约。地方债“加力”有限下,预算内加码或以中央加杠杆为主。

居民部门:地产大周期逆转下,总体修复空间或有限,或约束杠杆空间。需求端上,尽管按揭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4.14%,但商品房销售仍低迷;部分受疫情等影响扰动较小的城市,销售依然低迷,或反映人口、债务等“慢变量”影响已开始加速暴露。除需求端外,新房供给放量约束、交付担忧等也一定程度上约束居民加杠杆的空间。

企业杠杆:内部分化延续,驱动主力或是产业类企业、引导培育新动能。传统引擎走弱下,“重基建轻地产”仍或是稳增长重要特征、尤其产业层面对新基建的支持。同时,产业与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直接表现为信贷等金融资源向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倾斜。政策支持下,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已开始突破,电气机械等投资、生产表现亮眼。

风险提示

经济修复和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统计过程中可能的偏误和遗漏。

(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作者

赵伟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