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成主动权益类产品降费,能否改变基金“遇冷”现状

  • 第一财经
  • 2023-07-10 20:55:53

7月10日,在业内讨论已久的公募基金行业降费改革正式进入实操阶段。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司纷纷降低旗下部分产品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让利投资者,此次涉及产品合计超过1500只。从改革进度来看,还有近半数主动权益类产品将在年底前陆续实施降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费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持有人投资成本,一定程度上使得投资者获得感提升,或许可以改善当前基金发行及销售的困境,但并不能打消投资者对投资回报预期上的担忧,基金公司仍需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降费靴子落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8日,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在内的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率先发布公告,自10日起,部分产品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在此之前,大多数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都设置为1.5%,托管费多为0.25%。

例如,易方达基金公告称,自10日起调低旗下90只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从调整名单来看,产品管理费率多数由1.5%调降至1.2%,托管费率多由0.25%将至0.2%。

“此次费率改革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易方达基金对记者表示,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促进权益类基金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

整体来看,此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将分阶段渐次推进。如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方面,除了部分头部机构已公告旗下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调降,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也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对于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也将分别不超过1.2%、0.2%。

Choice数据显示,在此次调低管理费率前,在有可比数据的4200余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包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中,管理费超过1.2%的有3550只,占比超过八成;而此次降费的产品超过1400只,占比约三成有余。换言之,仍有近五成主动权益产品将会在年底前实现降费。

记者注意到,此次降费并非像业内此前猜测的实行“新老划断”,而是针对市场所有的产品。从结果上看,降费产品并不仅限于主动权益类产品,还有部分指数产品和偏债混合型产品。

“从我们理解来看,这次降费应该是按照费率来算的,而不是产品类型。比如有些指数型产品的管理费虽然在1.2%以内,但托管费高于0.2%,所以也同步调低了。”一位头部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有何影响?

“降费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持有人投资成本,一定程度上使得投资者获得感提升。”兴证全球基金对记者表示,从美国经验来看,优化费率一方面间接推动了投顾业务发展,提升了行业整体的投资者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降费意味着让利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募基金的吸引力,从这两个角度看,优化费率有助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偏股类产品的投资成本会有较大幅度下滑,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当前基金业绩不佳、发行低迷的时刻,降费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情况。

他进一步指出,这次降费是从头部公司先落地,对主动权益占比较高的基金公司影响较大。不过,虽然降费可能会在短期导致基金公司收入减少,但头部机构有望通过市占率提升实现以量补价。

记者注意到,参与首批降费的近20家基金公司均属于中大型机构,最新资产净值均在千亿元以上,行业排名均在前50位。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上述公司的降费产品数量占旗下基金总数的比重均已超过四分之一。例如,前海开源基金的比重最高,比例已经过半;中欧基金、大成基金次之,均已超过40%。

此外,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等“前十强”公司此次涉及降费的基金产品数量相对较多,均已突破百只。但由于公司本身产品数量较多,因此占比约在25%至40%之间。

从业绩表现来看,以2022年业绩为基准,据广发证券测算,若管理费率≥1.5%的公募基金管理费率水平整体下滑20%,则基金管理费合计会下滑143亿元,占比10%;若托管费率>0.2%的公募基金托管费率水平整体下滑20%,则基金托管费合计会下滑25亿元,占比8%。

对比海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及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环境,海外公募基金降费是伴随管理规模持续增长的长期缓慢过程,截至2022年,美国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共同基金费率为0.66%,日本主动管理型基金费率为1.14%。

“公募基金费率调降本质是优化基金投资环境,最终满足投资者需求和优化投资体验。”华东某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权益基金自身发展和客户价值增长只有同提升、共进步,才能实现共赢。

他同时表示,降费不能打消投资者对投资回报预期上的担忧,如果基金收益表现无法扭转,单纯降低费用并不能改变整体性瓶颈。“自身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是基金公司需要加强的方向”。

“想从根本上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需要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兴证全球基金副董事长、总经理庄园芳也有类似看法。在其看来,只有当基金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把基民获得感当作最重要的责任,才能实现由量变产生质变。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