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重磅报告: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全球滚动
- 证券时报
- 2023-05-12 07:30:51
根据IMF估算,中国GDP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亚洲其他经济体平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
(相关资料图)
5月11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主办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宣讲会在北京举行。
本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这一预期水平较去年10月发布的前次《报告》上调了0.8个百分点,是本期《报告》最值得关注的调整之一。
IMF亚洲及太平洋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就《报告》发表演讲。CF40成员、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和CF40成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进行主题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郭凯主持。
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当前,全球需求走弱,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欧美银行业动荡,给世界经济形势注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不过,《报告》指出,尽管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其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印度经济增长保持韧性。
IMF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的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3.8%提高到4.6%,比去年10月的预期高了0.3个百分点。该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70%左右,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同时,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
IMF最新预测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上调0.8个百分点至5.2%。“中国经济重启对亚太地区至关重要。”《报告》指出,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增加,将成为推动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也将对亚洲地区产生更为明显的正溢出效应。根据IMF估算,通常情况下,中国GDP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亚洲其他经济体平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但与过去主要由投资需求带来的溢出效应不同,这次溢出效应将更多体现在中国在消费和服务业方面的需求增加,且更为强烈。
“以往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但现在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其他经济体受益情况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称,有些经济体会从中国游客的旅游消费中受益,但对那些主要依靠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的经济体来说,受益程度则没那么明显。
相比于IMF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最新预测值为5.2%,中金公司给出的预测值为6%。不过,彭文生表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复苏不同以往,今年经济复苏是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实现5.2%或6%的增速是不错的结果,但考虑到去年低基数,年均复合增长率仍不高。更何况,从当前物价、就业情况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可能仍低于潜在产出。
邢自强也认为,一些宏观数据之所以会与微观感受“脱节”,可能因为一些宏观数据复苏是低基数效应做了较大支撑。中国此轮经济恢复更多依靠休养生息,让经济自发性恢复,并未采取像欧美经济体那样的强刺激政策。这样的好处是不容易造成通胀后遗症,但主要靠经济内生动力恢复的过程会相对较慢。综合各方情况看,现在的经济增长是恢复性的,经济复苏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财政政策应更多鼓励消费
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复苏和中长期发展,IMF也给出了多项建议。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表示,就短期而言,由于目前经济的产出缺口依然存在,需要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持当前经济复苏的势头,因此,建议财政政策不要过早收紧,而是要保持中性,同时货币政策也需要给予支持。
“中国的宏观政策需要把重心从支持投资转向支持消费。这是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收益趋于下降,由消费所推动的中长期经济增长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称,因此,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应该更多鼓励消费。真正有效的财政举措是能有针对性的支持困难家庭的消费支出,从而刺激消费。有必要对财政支出进行改革调整,更多向消费倾斜。
有意思的是,彭文生认为,IMF仅建议中国的财政政策要保持“中性”偏保守。他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产出,背后原因就是需求疲弱。需求侧支持政策离不开财政和货币的支持,但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已经很大了,现在更有效的政策就是财政扩张。
“从需求侧看,疫情疤痕效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负担较重,影响消费;二是低收入群体收入压力大、就业压力大,也不利于消费。从这个角度看,财政政策此时对经济进行支持效率会比较高。想要真正从投资拉动经济转向消费拉动,财政政策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彭文生称。
在中长期的政策建议方面,IMF建议中国仍需继续通过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降低国企杠杆率;此外,通过提升教育质量等方式推动劳动力市场发展,这些都可以支撑中国的中长期增长。
彭文生则认为,中国拥有的规模经济效应是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一大优势,这在逆全球化、数字经济时代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全球化时代,小型经济体参与全球分工可以享受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但在逆全球化时代,小型经济体参与全球分工的空间有限,但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分工细化可以降低单位成本。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应会进一步被放大。想要发挥好规模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的竞争分工能最大发挥好规模效应;同时,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竞争和合作,从而更好地挖掘中国的市场规模潜力。
受风险因素影响 亚太地区增速5年后或降至3.9%
《报告》预测,今年亚太不同经济体的表现将出现分化。具体来看:亚太地区发达经济体增长会放缓至1.6%,其中,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经济分别增长1.6%、1.3%和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从去年的4.4%提高至5.3%。
《报告》强调,在全球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笼罩下,亚太经济前景仍面临下行风险。主要包括:
通胀可能比预期的更加棘手。大多数国家的整体通胀仍高于目标,且核心通胀已被证明具有粘性。
第二,金融脆弱性加大。虽然欧美银行业动荡的溢出效应有限,但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市场波动带来的脆弱性仍然很高,特别是在杠杆率较高的企业和家庭部门。
第三,从中期来看,更大程度的地缘经济分裂风险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溢出效应,可能会让亚洲增长潜力下降。
第四,外部需求下降带来的压力,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风险。
因此,《报告》预计,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速将在5年后降至3.9%,这是其历史上最低的中期预测值。受此影响,中期的全球增速预测值也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之一。
此外,在结构性改革方面,《报告》建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应将结构改革作为优先政策选项,鼓励广泛的创新和数字化,加快绿色转型、加强合作应对地缘经济碎片化趋势和确保粮食安全的改革,这有助于提高可持续增长潜力。
关键词:
- IMF重磅报告: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2023-05-12
- 环球资讯:2022年GDP十强县出炉,这些超级2023-05-12
- 全球热讯:自贸试验区助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2023-05-12
- 关注:入汛偏早,应对汛情如何以早制早?—2023-05-12
- 新华全媒+丨国内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2023-05-12
- 我国共有30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2023-05-12
- 当前快讯:新华全媒+丨柔性船衣、舱门保护罩2023-05-12
- 环球新消息丨4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2023-05-12
- 走出伤医事件阴影,创业者陶勇拿起“科技手2023-05-12
- 【独家焦点】郑州今日有望入夏!35℃高温天2023-05-12
- 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看哪里短袖将霸占街2023-05-12
- 每日消息!今天凌晨至6时许,四川省甘孜州泸2023-05-12
- 银行吸引储户异地存钱 你会选择“特种兵式2023-05-12
- 聚焦大湾区丨广州南沙出台九条措施助力打造2023-05-12
- 火锅统一辣度标准?四川火锅协会回应:正在2023-05-12
- 母亲遭陌生男子猥亵 儿子一招霸气制服 环2023-05-12
- 【世界报资讯】国内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透2023-05-12
- 世界球精选!国内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2023-05-12
- 美国太平洋西部银行股价下跌30%后停牌-即时2023-05-12
- 世界快消息!财政部河南监管局:抓住“四字2023-05-12
- 中铁四局南京地铁六号线盾构施工下穿秦淮河2023-05-12
- 世界最资讯丨狗狗失踪7年后回家 主人煮饺2023-05-11
- 湖北武汉一建筑突发大火,楼房被烧垮,有居2023-05-11
- 警惕!传播非常快,近期高发 最资讯2023-05-11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2023-05-11
- 央行: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 住户存2023-05-11
- 【世界播资讯】农业农村部部署大豆大面积单2023-05-11
- 中特估短期折翼,原因何在?预期已变还是“2023-05-11
- 自贸试验区助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2023-05-11
- 5名男子冒充“白富美”专骗老外,每天上班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