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态:海南同德:特色养殖照亮乡村振兴路

  • 本网综合
  • 2022-07-04 09:43:06

本网综合消息:夏季,在海南州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村“夏窝子”草场,成群的牦牛成为草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格什格村位于同德县城南部约90公里处,是一个以牧为主藏族牧民聚居村,目前村里有马鹿养殖合作社和良种牦牛繁育基地,而良种牦牛繁育基地则是格什格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资料图)

格什格村有天然草场6400 公顷,牲畜存栏8645头只,牧民主要以放养牦牛和藏系羊为主。过去,牧民们对养殖技术、销售经营一窍不通,虽然牛羊数量不少,但品质不一,收入不稳定。

如何让牦牛产业为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集约化、高效养殖模式必不可少,2012年格什格良种牦牛繁育基地建立,村民们也纷纷将自家的牦牛入股合作社。

格什格村党支部书记、牦牛繁育基地理事长才旦介绍,基地的成立,提高了村集体后续产业的发展后劲,使格什格村合作经济组织有限的草场资源和牲畜暖棚等资产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闹日尖措一家5口原本以放羊为生,牦牛繁育基地成立后,他将自家的草场、牦牛全部入股。放下牧鞭的闹日尖措,如今在乡上开了一家小超市。

说起现在的生活,闹日尖措露出了笑容。他说,以前和妻子都以放牧为生,现在草场和牦牛都入股到合作社,不仅能分红,还有时间开超市挣钱,增加了收入。

在格什格村有很多像闹日尖措一样依赖养殖牛羊等传统畜牧业吃饭的农牧民,转变观念放下牧鞭,做起了生意,外出务工。

2019年,牦牛繁育基地迎来了第一次改扩建。由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投资30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00万元,另选场址,建设2.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基地。

改建后的基地设有2400平方米的牛棚4间,饲料棚和草棚、饲料加工间、牦牛隔离区、消毒室、门卫室两间、卫生厕所各1个,符合良种牦牛标准化养殖条件。

2021年,格什格村将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0万元,购置优质母牛130头,牛犊130头,以发展有机牦牛养殖,出售乳制畜产品,在不断壮大村级牦牛养殖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牧民收入。

看到合作社美好的发展前景,格什格村两委班子成员决定成立马鹿养殖厂,与良种牦牛繁育等产业融为一体,互惠互补。

才旦说,马鹿养殖厂的成立使格什格村的良种牦牛、鹿产品等特色畜产品得到充分深入挖掘开发,增加附加值,推动村级集体产业向特色化、多元化迈进。

在两大产业的带动下,格什格村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盈利达94.3万元和115万元,连续两年实现向社员分红209.3万元。不仅如此,2021年还为全体村民缴纳医疗、养老参保金共计16.5万元。

目前,格什格村两家合作社总资产已达1450余万元,全村92户427人入股合作社,参股率达100%。2021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02.45万元,牧民年人均收入为11700元。

在河北乡乡长才让太看来,两家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拓宽牧民群众增收渠道,而且解决了社员的社保问题,实现由传统的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型,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有效遏制草地退化,走出一条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同德县是青海省主要的牦牛产地。作为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同德县牦牛产业是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农牧业产业之一。在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高效开发利用牦牛资源,实现产业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格什格村集体经济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今天的同德县,以牦牛藏羊良种示范基地为抓手,推进“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建设工作,在延伸产业链上下足功夫,全力做好特色农牧产业布局文章,积极融入全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样板区。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