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上海援藏谱新篇 | 拉孜:畅通经济循环 推动交流交融

  • 文汇
  • 2022-06-25 09:36:22

一颗小小的藏鸡蛋,从农户的手中收购,经历清洗、烘干、打码、分级装托、包装运输,远涉千里,来到了上海消费者的餐桌上,成为上海援藏全力将拉孜农副产品推向区外市场的典型案例。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联络组拉孜小组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产业发展,加快拉孜县群众致富的步伐。


【资料图】

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谭铭表示,为弥补拉孜县产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弱项,要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发挥交流交往交融作用,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畅通物流,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消费帮扶专柜等多种渠道,打响拉孜产品的知名度,让更多优质农副产品走向大市场,群众实实在在获得利益。

拉孜县强公村提升项目让当地百姓受益。

农产品进入大市场

拉孜县是日喀则西部建设的中心,地处雅鲁藏布江南岸,318国道贯穿县城南部。在通往珠峰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纪念碑——这里距离上海5000公里整。很多骑单车进藏的背包客在碑下留影打卡。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拉孜的现实困境:发展经济需要拥抱广阔的消费市场,拉孜县距离内地大市场很遥远,怎样才能把产品送出去?

进藏的第二年,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委、副县长谈宁身着藏装,为拉孜特产藏鸡蛋进行网络直播带货。藏鸡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原始地方品种,性好斗,善飞翔。其产下的蛋营养价值高,如铁含量是普通鸡蛋的数倍。因此,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帮助当地筛选优质种鸡,建立藏鸡自繁自育的养殖产蛋场,以此作为发展乡村产业的抓手。

拉孜县推行养殖基地+乡村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养殖基地繁育出产蛋鸡,送到合作社养殖,由参社农户照料。产下鸡蛋,由公司统一向农户收购。援藏干部带领团队回溯养殖各环节,优化鸡蛋收购和给鸡蛋清洗打码等步骤。同时,新增分级装托等设备,升级包装工艺,积极解决品质和损耗问题,为拓展市场创造条件。

锡钦乡的格平是藏鸡养殖分社的负责人,他说:“上海干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设备,而且还想了各种办法为藏鸡蛋打开销路。这些年,鸡蛋销售的情况越来越好。”

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发改委副主任刘灿平表示,要通过消费和就业帮扶,促进产业发展。

三年来,他和同事们除了推进当地产业项目落地,还组织拉孜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菜籽油加工企业、扎西宗乡利民手工业合作社等特色企业前往上海参加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重点推介藏鸡蛋、珠峰菜籽油、唐卡、六弦琴等民族手工业产品,集中展示拉孜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同时,完善质量检验和包装提升,推动市场准入,充分利用线上销售平台、消费帮扶专区专柜、企事业单位工会采购等载体,让更多的高原优质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

拉孜县中学师生到上海研学交流。

藏文化走上大舞台

上海援藏干部孟庆余担任拉孜县住建局副局长,任职期间,拉孜县热萨乡强公村小康示范村升级改造及文旅产业配套、锡钦乡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旅产业配套先后顺利完成。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吸引消费群体来到拉孜、体验和购买拉孜的文旅产品?孟庆余和同事们认为,发展文旅产业也要自我突破,要主动走出去推广拉孜文化。

拉孜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非遗“堆谐”舞蹈韵律十足,扎念琴(马头琴)悠扬动听。上海援藏拉孜小组深入调研,编纂了“拉孜文化遗产图册”“拉孜民间故事”等书籍和音像制品,邀请央视“非遗”摄制组、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到拉孜摄制节目,联合央广旗下发现之旅频道拍摄宣传片,全方位讲好拉孜故事。

顿加是拉孜县热萨乡的扎念琴师。他14岁学琴,在上海援藏资金支持下成立了央徳扎念合作社,生产销售各式扎念琴,还对外教授琴艺。顿加是个与时俱进的年轻人,他开设了直播账号,吸引了大量粉丝。扎念琴由杨木与核桃木制成,售价4000元到10000元不等,线上销售的比例占四成。顿加说:“感谢援藏干部的帮助,今后我们可以到更多更大的舞台表演。”

如今,上海援藏拉孜小组每年组织拉孜县民间艺术团来沪交流展演。“堆谐”舞蹈走进了同济中学、辽阳中学、殷行街道社区表演。琴声伴着舞蹈,在广阔的舞台上演出了名堂。“堆谐”表演还坐船出海,登上了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的舞台。

“云上妇幼”远程会诊中心,与杨浦区中心医院远程会诊。

让孩子看见大世界

“走出去”不局限于经济发展领域。上海援藏拉孜小组通过教育交流,让孩子见识外面的世界;利用远程医疗平台,让病人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

两年前,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教育局副局长、拉孜县中学校长陈远磊来到拉孜县热萨乡久娃村为学生提供“送教上门”。在海拔近4800米的山顶上,他见到了卓玛一家。

卓玛家孤零零坐落在半山腰,没有左邻右舍。卓玛是个非常腼腆的女孩,她患有言语障碍,出生时受制于医疗条件,加之远离市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她的腼腆,除了因为言语障碍无法准确表达外,更多是因为周边没有其他小伙伴可以交流,生命中只是和母亲、哥哥相依为命。陈远磊当即决定定点帮扶卓玛一家。他和学校领导定期送教上门,为卓玛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陈远磊想得很远,他联系县职校,商量根据卓玛自身的条件和特长,在她完成义务教育后,帮助她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谋个好出路。

要帮助学生,就要建设师资,留下可持续的人才队伍。按照上海市教委和日喀则教育局协议,拉孜县选派十多名副校长、骨干教师来沪参加三个月的“影子校长”培训和一年期骨干教师培训。去年,拉孜县中学12名教师前往杨浦教育学院及初中学校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能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作为每年的常规交流项目,这已经列入拉孜援藏“十四五”规划。

上海援藏干部张舟担任拉孜县卫健委副主任、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援藏三年,巡诊不停。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藏族女孩吉拉。张舟在下乡巡诊的途中见到吉拉,她瘦小、黝黑、脊柱侧弯明显,已导致躯体变形。吉拉的病情刺痛了张舟。他借助远程会诊平台,请求上海后方医生帮助,从而明确了小吉拉的诊断,制定了治疗方案。最终,吉拉前往上海完成手术。

拉孜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通过“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在此基础上,上海援藏团队先后实施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救能力提升、妇幼保健能力提升、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沪藏远程诊疗系统等一系列卫生能力提质工程,通过传帮带为拉孜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赵征南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