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种粮户的产业“进化论”

  • 中国新闻网
  • 2022-04-17 20:59:44

中新网贵阳4月17日电 题:山区种粮户的产业“进化论”

作者 周燕玲 李甜甜 陈桂良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年近六旬的娄方书就来到水稻育苗棚,将营养土掺入播种机中,摞好的秧盘像流水线一样依次送上机子,土均匀落入盘中覆盖秧苗,“现在种地越来越轻松。”

娄方书的家位于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镇大兴村,个子不高的他在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2022年他准备种植水稻2500亩左右,试种双季稻50亩。

“今年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将全程参与粮油生产。”娄方书笑着说,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机械化的“金戈铁马”,万物在春天中次第“耕”新。

机械来“当家”让娄方书觉得,丘陵种田不再难,“过去收割50亩水稻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平均每天需要40多名工人,现在3000亩最忙的时候也只需要几十名工人,其余全是机械化作业。”

各类现代化农业机械“大展身手”,使得娄方书把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亩,扩大到3000多亩,“单打独斗”的他还在2017年成立狮溪镇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带动狮溪镇1000多户村民发展粮油产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娄方书不仅把合作社办得风生水起,还成立公司。每年,合作社负责谷子、油菜的收割与加工,公司负责打包销售,合作社年收入从原来的10万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现在的600万元。

从农民到种植大户,娄方书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农业“土专家”,2021年他还荣获中国农业农村部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粮食生产者)”称号。“现在种子、肥料、农药都是免费提供,我对粮食生产很有信心。”娄方书说。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此外,“大国小农”的农情正在发生改变,一群年轻人重回乡村让种田不再“看天吃饭”。

“80后”的赵祥榕出生在贵州省麻江县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常被灌输“种地没出息”的观念。长大后,他在大城市开过渣土车、做过厨师……因看到优质稻米在城里畅销而村里的良田却撂荒时,7年前他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新农人。

回到家乡后,赵祥榕流转土地把本地籼稻从20亩扩大到300亩。然而刚尝到点甜头的他,却接连遇到干旱和病虫害,前两年挣的钱全赔了进去。在赵祥榕看来,种田很简单但要种好却不简单,一定要相信科技和选好品种。

2018年,赵祥榕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当年麻江县发生特大洪水,赵祥榕沿河梯田里种植的水稻秧苗全部被淹,后在南京农业大学李刚华教授的指导下,及时排水和补肥,到稻谷成熟收割时创造了平均亩产666.1公斤的高产纪录。

自此以后,赵祥榕就投入较大精力学习科技种田。“传统种田看节气,但要想优质、高产还要考虑气象变化。”赵祥榕说,从2020年起就把每天的天气、湿度、风力等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为生产做准备。

“基地气候记录”“种植生产档案”……在农业专家的指导和帮扶下,赵祥榕利用家乡土壤富含锌硒的优势开展优质水稻种植,他也因此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水稻种植大户。

此外,赵祥榕还与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一起,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赵祥榕准备种植200多亩水稻,并准备使用无人机进行施肥、清除病虫害。

时下,从岭南大地到东北平原,梯田开始灌水、耕地正在“升级”,一幅忙碌的春耕备耕画卷从南向北次第展开。对于山区许多农民而言,耕作方式正在更新换代。(完)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