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连续两周重磅定调,降准时点临近了?

  • 第一财经
  • 2022-04-13 20:48:26

近期,国内疫情多发,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继上周国常会提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后,本周国常会再提“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4月13日,国常会决定,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近期,从国常会到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多场重要会议均释放出宏观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明确信号。市场也在热议,货币政策操作时点是否临近。

适时降准稳定市场预期

疫情反复和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明显,前期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尚未充分传达到实体经济。

此次国常会指出,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同时指出,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和总需求不足情况下,采取适时降准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同时,降准还可以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的期限结构,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助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从数据来看,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好于预期,贷款结构仍不理想,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偏弱。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下一步按照稳增长“政策措施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要求,二季度降准降息的概率在加大。其中,降准能够切实提升银行放贷能力,而降息则有助于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同时也是缓解楼市下行的关键所在。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疫情加剧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为首要目标,发力重点是信贷,信贷是宽信用最有效手段,是推进企业扩大资本开支、防止金融空转的有效途径。

向前追溯,3月初,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政策层对于稳信贷、稳信用的决心,二季度仍有降准概率。”李超称。

货币政策操作时点临近

连续两周,多场高层重要会议均强调了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挑战,释放出宏观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明确信号。

4月6日,国常会提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4月7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提出,着力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已出台的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尽量提前,同时研究准备新的预案。

由此,市场也在关注,稳增长政策将如何适时加力。就货币政策而言,王青预计,全面降准和政策性降息有望最早在4月落地,这将引导后续金融数据延续总量回暖势头,信贷和社融结构也将逐步改善。

4月初至今,DR007(银存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连日录得2.1%下方数值,多数日期在1.9%附近低位波动。李超分析,4月15日至5月16日是央行降息窗口期,央行存在较大降息概率,降息目的在于:助企纾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成本也将刺激实体部门贷款需求,“宽货币”配合“宽信用”,维稳经济基本面。央行降低政策利率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将随之下降。考虑到联储加息等因素,降息幅度不宜过大,除降息外,二季度仍有降准概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利差倒挂增大资本外流风险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或较为有限。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当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利差持续收窄,甚至出现倒挂情况,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存在且有增大趋势,此时我国不再适合通过下调政策利率来刺激信贷增长。但降准与结构性降息仍有可能。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